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

时间:2024-11-01 16:19:58
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此文共7412字]

【前言】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但古人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只有经历过考试,才能发现自己真正掌握了哪些知识,而去补足自己的不足之处。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

1.重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核反应堆的减速剂。

一个重水分子是由2个重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重氢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相对原子质量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氢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B.重氢离子核内有一个质子

C.重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D.氢原子和重氢原子在化学性质上是不一样的

2.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铁、硒等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

其中“钙、镁、锌、铁、硒”是指()

A.原子B.分子C.离子D.元素

3.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60B.AgC.O2D.H

4.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两种粒子是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质子数一定相等

B.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等,则这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若两种粒子的电子数相等,则这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D.若两种粒子是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中子数一定相等

5.某铵[NH4NO3]样品中含有一种杂质,经分析样品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该样品中所含杂质可能是()

A.(NH4)2SO4B.CO(NH2)2C.NH4HCO3D.NaCl

6.前者属于化合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天然气、加碘食盐B.液态氯化氢、碘酒

C.生理盐水、水银D.澄清石灰水、液态氮

7.有关于Na2O2、MnO2、O2、H2O2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都含有两个氧原子B.都含有一个氧分子

C.都含有氧元素D.都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8.19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概念,他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②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③原子不能独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⑤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总和;⑥分子在不停的运动。从你所学的知识上看,上述观点存在明显不足的是()

A.①③B.①②⑤C.④⑤⑥D.③⑤

9.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A与B的质量之比为3∶1,A与B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12∶1,则能表示此化合物化学式的是()

A.ABB.AB3C.AB4D.A2B

10.由Na2SO4、Na2SO3和Na2S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氧元素的质量分数22%,则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3%B.32.6%C.46%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1.(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下列各种微粒:

铜原子;三氧化硫分子;铝离子;根离子;

n个硫离子;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2Mg:;2H+:;

2CO2;。

12.微型化录音、录象机的高性能磁带中含有的材料之一是化合物CoFe2O4,式中Co与Fe的化合价都只有一种,可能是+2价或+3价,则可确定化合物中钴(Co)的化合价是价,铁(Fe)的化合价为价。

13.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目前广泛用于环境消毒,过氧乙酸由种元素组成,其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若对1m3空间进行有效的消毒需0.2%的过氧乙酸3g,现对80m3的空间进行有效消毒,则需要0.2%的过氧乙酸g。

14.下列物质中:

(1)碳(2)二氧化碳(3)五氧化二磷(4)四氧化三铁(5)铁(6)镁(7)氧化镁(8)氯酸钾

(9)氧气(10)硫(11)二氧化硫(12)氧化铝(13)空气(14)海水(15)高锰酸钾(16)石灰水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15.下图3–8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示意图。

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信息。

组成:;

结构:;

性质:;

变化:。

三、计算题

16.硫酸铵的化学式为(NH4)2SO4,试计算:

⑴硫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

⑵硫酸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⑶200kg含硫酸铵90%的硫酸铵化肥中含氮元素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BDBABBCACC

11.CuSO3Al3+NO3–nS2–Cl–H2O

2个镁原子2个氢离子2个二氧化碳分子;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12.+2+3

:13.32∶4∶3240

14.单质:1、5、6、9、10;化合物:2、3、4、7、8、11、12、15;

氧化物:2、3、4、7、11、12;混合物:13、14、16

15.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1个氮分子是由2个氮原子构成的;或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

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

空气在加压降温时,变成了液态空气,属于物理变化。

16.⑴132⑵氮、氢、硫、氧各元素的质量比为7∶2∶8∶16⑶38.2kg

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

一、我能选择(“四选一”,每题2分,共32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胆矾研碎C.葡萄酿酒D.铁水铸成锅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B.粉笔用于写字

C.生铁铸造铁锅D.铜用于制造导线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2016年4月22日,中国签署了《巴黎协定》.中国政府积极落实《巴黎协定》,引领绿色发展的举措,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 ……此处隐藏2944个字……“2CH4”中数字的含义:

“2”表示2个甲烷分子;

“4”表示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解析:(1)①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②二氧化氮分子可表示为NO2;③表示离子时,在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符号,数字在前,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故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OH-;④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显-2价,可表示为P2O-25。

(2)2CH4中数字“2”表示甲烷分子的个数为2;2CH4中的“4”表示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17.(8分)右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省略),用化学用语填空:

(1)物质①的化学式:KMnO4。

(2)物质②中的阳离子:K+。

(3)物质③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5。

(4)生成物④的化学式:Fe3O4。

18.(8分)(2016?大庆模拟)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AD(填序号)。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2)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通电氢气+氧气。

(3)为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某同学制作了图2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4)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请你说出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煮沸。

解析:(1)会造成水体污染的做法很多,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都会造成水体污染。(2)试管a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析出的是氢气;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是:水――→通电氢气+氧气。(3)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4)硬水加入肥皂水后,形成的泡沫少,软水加入肥皂水后,形成的泡沫多,所以可以用肥皂水来检验水的硬度;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的水,主要是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前者加热分解能生成不溶的碳酸钙而沉淀下来,后者最终能生成不溶的氢氧化镁而沉淀下来,故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是煮沸。

19.(6分)广西矿产资源丰富,铟的生产规模居世界同类企业首位。

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铟元素的信息,图2是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铟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其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2)在化学反应中,铟原子容易失去(或失去3个)电子形成铟离子,铟离子的化学符号为In3+。

(3)画出第13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与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个族(选填“周期”或“族”)。

解析:(1)铟字的偏旁是“钅”,故铟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铟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

(2)铟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3个电子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符号为In3+。

(3)13号元素是铝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最外层也有3个电子,故与铟元素位于同一族。

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

20.(20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铁架台;②试管;③长颈漏斗;④集气瓶。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面横线上:①A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E中导管应伸至接近底部。上述装置改正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雨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E或F或G(填字母)进行组装,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氯化钾+氧气。小晴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二氧化锰,在两个反应中它都起催化作用。请你写出小晴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4)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氧气,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5)有一名同学欲利用G装置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导管口a通入,验证此装置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处,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已收集满。

21.(8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后,知道P2O5不能随便排放到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所示。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10mL。

(2)在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使注射器内的氧气与红磷充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一种)装置漏气(合理即可)。

解析:在实验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是为了使注射器内的氧气和红磷充分反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所以充分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体积约为50mL×1/5=10mL。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不漏气。

四、计算题(共14分)

22.某药厂生产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牌口服液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化学式:C12H22O14Zn含锌量:每支口服液含锌mmg

(1)葡萄糖酸锌是由4种元素组成的,其中,碳、氢、氧、锌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2∶22∶14∶1。

(2)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14,含锌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4.3%(精确到0.1%)。

(3)每支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45.5mg,请你计算标签中每支口服液含锌元素的质量为6.5(计算过程见解析)mg(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根据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可知其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碳、氢、氧、锌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2∶22∶14∶1;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2)∶(16×14)=9∶14;含锌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512×12+22+16×14+65×100%≈14.3%。每支口服液含锌元素的质量为45.5mg×14.3%≈6.5mg。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范文。

《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此文共7412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