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坚定信心决心,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五大振兴”共振起来,绘就“美丽乡村”同屏新画卷。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筑牢返贫防护堤。一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通过大走访、大排查活动、异地访、电话访等形式,已走访农户285户,其中,对脱贫农户走访实现全覆盖。二是精准识别出监测户3户、边缘户1户,完善监测台账,开展动态帮扶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实行政策应享尽享,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三是走访慰问了老党员、困难党员、困难群众、优抚对象,发放慰问金5万元。
(二)打好乡村振兴牌。立足去年政协院坝会商定的产业发展思路和今年乡村振兴开局起步,提前谋划,探索产业带就业促创业发展格局。一是围绕硒葵项目的深耕细作和产业延伸,种植油菜种植200亩、郁金香4万株、砂糖橘700株、黄桃700株、杜鹃树800株、樱花树100株,马鞭草5亩。二是充分发挥定点帮扶优势,打通省工行后勤集团农特产品采购渠道,鼓励金豆公司盘活流转土地,发动老百姓种植红皮花生,打造檀木湾村花生种植示范基地。目前,通过采取托管方式,在一组、三组种植红皮花生5亩。三是乡村旅游大火爆。檀木湾村郁金香、油菜花引爆乡村旅游热,被云上来凤、云上恩施、湖北日报、学习强国、新闻联播等媒体报道,引来恩施州、龙山县、重庆市酉阳县等周边13万人前来观花。四是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主线,激活村级合作社经营活力,承担硒葵园、郁金香新型农旅融合休闲产业的生产经营,统筹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种植培管,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3月份,郁金香实现销售收入6400元,全部纳入檀木湾村种养殖合作社。带动了14户农户摆地摊增收,所有摊位每天销售额总计超过2000元。五是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农艺学院、成都妖媚花卉公司,建立技术交流渠道,多渠道探索尝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科技农业、农艺农业相融合的主导产业。六是配套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檀木湾村2020年乡村振兴拟建设10个重点项目,其中已有7个建成投入使用,因村级主公路更改设计,导致了附属标志牌、路灯项目延迟完工。目前,村级主公路已完成项目基础工程总工程量近80%。七是招商引资有序推进。利川市永盛集团负责人五次带领设计团队赴檀木湾村进行了实地考察,与翔凤镇政府就意向投资项目总体规划方案达成了初步共识,做了武陵山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综合体规划示意图。目前,投资主体正在和翔凤镇商议合同。
(三)密织疫情防控网。一是进行疫情防控走访、宣传10次,确保疫情防控不放松,百姓疫情防控不松懈。二是通过全面摸底,全村需进行疫苗接种有564人,其中,18—59岁370人,60岁以上194人。目前,全村已完成疫苗接种115人。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围绕县镇关于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结合“一镇一策”“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布局,整合现有的香菇生产基地、硒葵基地、郁金香农旅农艺基地等资源要素,以规范集体经济组织为基础,提高其调配各种资源的统筹能力,以花、果、农为主导产业,探索具有技术含量、艺术品位的花果研发、种植、加工、销售、观赏等集约化的特色主导产业链,形成党建引领、产业就业创业有序推进、村企联合、共同富裕的示范效应。
(一)夯实特色产业基础。合理产业布局,按照“两茶一菇一蜂”思路,争取政策支持,因地制宜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形成品牌、规模效应。一是在硒葵园400亩土地里,发展种植高端小水果和花卉。二是在6个小组460亩区域集中土地,拟种植脆红李子、黄桃、猕猴桃,套种白芍、川芎、硒土豆、花生、蔬菜。
(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围绕产业发展,争取政策,完善好配套服务设施,打通内外循环。一是修建硒葵园至大沟山塘3.5米宽1.7公里的产业路。二是修建高岩坎至麻柳山3.5米宽2公里的产业路。三是修建郁金香农旅产业园1.2米宽1.2公里生态步游道。
(三)党建引领汇聚人才。实施“堡垒工程”,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驻村工作的作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把“土专家”“田秀才”“读书人”乡下能人都统筹调动起来,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