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4-10-26 09:41:51
草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此文共1175字]

草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开展《**“十四五”林草产业发展规划》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现将**草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草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天然草原基本情况

**有可利用草地面积253.47万亩,占草地面积的83.23%。受地形、天气、坡向及海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随海拔高度的不同,演变出了五种不同的草场类型,即温性荒漠类、山地荒漠类、山地草甸类、附带草地类、高寒草甸类,面积分别为18.77万亩、9.89万亩、3.0万亩、74.28万亩、147.52万亩。其中高寒草甸类面积最大,是本县的天然草地主体,其生产力能力居本县第一位,面积为147.52万亩。各类草地年平均每公顷产可食鲜草1650kg,理论载畜量21.17万羊单位。从2011年开始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全县253.47万亩天然草原列为草畜平衡区,发放草畜平衡补助380.2万元,遴聘51名草原生态管护员管护天然草原,2016年开始实行新一轮草原生态奖励补助机制政策,草畜平衡补助增加到633.7万元,为减少草原牲畜载畜量、保护草原生态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二)人工种草情况

2018年**人工饲草种植面积9.8万亩,其中集中连片种植燕麦饲草5.15万亩,种植燕麦种子田0.5万亩,年收贮优质燕麦饲草20万吨,燕麦种子100吨,收贮燕麦青贮饲草10万吨,燕麦青干草约3万吨,销售商品草10万吨,产值0.8亿元。饲草产业参与农户数(包括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户数和人口数,人均增收,根据调查,9家饲草生产经营主体2018年种植燕麦饲草1.91万亩,鲜草产量4.9万吨,青干草加工量0.77万吨,收储青贮草1.97万吨,销售商品草2.45万吨, 10家草种生产经营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燕麦草种基地0.4万亩,销售燕麦种子81.6万吨。

2019年**人工种草12.15万亩,其中农田种草9万亩,建立高标准饲草基地3.15万亩(燕麦2.84万亩、玉米0.31万亩),年产草量达到24.3万吨,收贮青贮饲草6万吨。2020年**人工种草10.16万亩,其中集中连片建立高标准饲草基地6.42万亩,农牧户自种饲草3.74万亩,预计饲草产量达到20.3万吨。

二、草产业取得的主要成效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战略,充分利用农牧结合优势,全面推进草原生态保护、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发展人工种草和粮改饲、饲草贮备补饲生态畜牧业,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深入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机制工作,完成全县牧户信息核实工作,发放草原生态保护奖补资金633.67万元。扎实开展退化草原治理、草原生态监测调查工作任务,治理退化草原2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4.56%。

二是开展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和有害生物治理工程。从2013年—2019年开展草原鼢鼠防治165万亩,草原鼠兔防治20万亩,2017年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建成退化草原休牧围栏10万亩,2020年完成退化草原补播治理2万亩,退牧还草工程退化草原补播治理2万亩,荒山荒坡治理2万亩,草原鼠害防治10万亩,天然草原亩均产草量提高20公斤,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4.75%,提高1.2个百分点。

三、草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饲草产业发展主要存在生产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缺乏饲草加工机械,需要的人力物力较多,商品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建议加大饲草产业扶持力度。

(二)天然草原退化严重,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实施难度大。**近几年草地退化面积达128万亩,其中中度以上退化面积达到77万亩,占总草原面积的30.4%;轻度退化草地面积51万亩,占总草地面积的20.1%。轻度退化草地产草量下降38%-50 %,可食牧草占70 %,杂类草增加,土壤板结,出现少数裸地;中度退化草地产草量下降50 %以上,可食牧草占50 %,杂草类大量出现,植物种群发生明显变化,出现大量的裸地,土壤明显风蚀、沙化。

《草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此文共117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