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的设置

时间:2024-11-13 22:57:51
党支部的设置[此文共10651字]

(1)党支部设置的基本原则。按照党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党章关于基层组织设置的规定,是以生产、工作和行政单位原则确定的。在社会主义国家,为了组织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建立了各(小编推荐你关注好范文 网wWW.)种类型的生产、工作和行政单位,每个公民都在一定单位中工作和生活,这些单位构成了一个整体的社会。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是在这些基层单位中进行的。党为了实现自己的任务,就必须在这些单位建立党的支部。按照生产、工作、行政单位建立党支部,这是党支部设置的基本原则。(2)党支部设置的基本要求。①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不足50人的基层单位,设立党的支部委员会。②党员在50人以上不足100人的,设立总支部委员会,下设若干支部委员会。③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党员超过50人的也可不设总支部委员会,而设支部委员会。④党员超过100人,可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但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不设党的基层委员会,而设总支部委员会。⑤正式党员不足3人,没有条件单独成立党支部的单位,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党支部。⑥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执行临时任务时间较短或由于某种原因暂时成立不起来正式党支部的,可成立临时党支部。

第二篇:党支部的设置

党支部的设置

(一)设置党支部的原则和要求

设置党支部总的原则是要有利于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有利于党支部自身建设的加强,有利于党的领导的加强和改善。

按照党员人数以及地域和单位设置党支部,是设置党支部的一般原则。按照党员人数设置党支部,可以便基层党的上级组织和下级组织、党组织的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保持适当比例,有利于基层党组织的精干高效,有利于基层各级党组织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党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根据上述精神,设置党支部的基本要求是: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不足50人的基层单位,设立党的支部委员会;党员在50人以上不足100人的,可设立总支部委员会,下设若干支部委员会;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党员超过50人的也可不设总支部委员会,而设支部委员会;党员超过100人的,可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但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不设党的基层委员会,而设总支部委员会;正式党员不足3人,没有条件单独成立党支部的单位,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党支部;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执行临时任务时间较短或因某种原因暂时不能成立正式党支部的,可成立临时党支部;部分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的科研院所、工矿企业、外交外贸机构和边防要塞机关,虽然党员不足50人或100人,但领导力量较强的,经上一级党委批准,也可以建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

(二)建立党支部的一股程序

1.向上级党委写出建立党支部的请示。请示的内容包括:建制单位的工作性质、人员数量等简要情况;现有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的数量,建立党支部的依据和理由;所建党支部的性质;党支部委员会组成人数和委员设置方案等。

2.上级党组织批准建立党支部以后,应召开支部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支部委员会。

3.召开党支部委员会,等额提名或直接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并对委员进行分工。

4.向上级党委写出党支部委员会组成的请示。请示的主要内容包括:选举支部委员会的依据;支部党员大会进行选举的简要情况,包括时间、出席大会的党员情况、候选人名额与应选人名额差额情况、选举结果等;党支部委员会选举书记;副书记的情况以及党支部委员的分工情况。

5.上级批复。党支部委员会开始工作,履行自己职责。

第三篇:关于党支部的设置

关于党支部的设置

党支部设置的原则和要求

设置党支部总的原则是要有利于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有利于党支部自身建设的加强,有利于党的领导的加强和改善。

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支部力度。根据《党章》精神,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形式,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的人数来确定。在一般情况下,党员超过一百人的,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下设若干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党员超过五十人的,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下设若干支部委员会;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又不足五十人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支部委员会;正式党员不足三人的,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支部。对党员不足一百人的或五十人的部分单位,如果工作需要,也可以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党员超过一百人或五十人,但不需要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的,也可以成立支部委员会。

建立党支部的一般程序

向上级党委写出建立党支部的请示。请示的内容包括:建制单位的工作性质、人员数量等简要情况;现有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的数量,建立党支部的依据和理由;所建党支部的性质;党支部委员会组成人数和委员设置方案等。

上级党组织批准成立党支部后,应召开支部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支部委员会。

召开党支部委员会,等额提名或直接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并对委员进行分工。

向上级党委写出党支部委员会组成的请示。请示的主要内容包括:选举支部委员会的依据;支部党员大会进行选举的简要情况,党支部委员会选举书记、副书记的情况以及党支部委员的分工情况。上级批复。党支部委员会开始工作,履行职责。

党支部的优化设置

扩大党支部覆盖面,是扎实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并对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领域建立健全党组织提出了新要求。认真落实《决定》精神,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创新党支部设置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总结经验,分类指导,减少党组织“空白点”,尽快实现党的组织全社会覆盖。优化农村党支部设置,不断扩大组织覆盖面。适应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的需要,打破按行政区域和单位

部门设置党支部的单一模式,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 ……此处隐藏5748个字……化,从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出发,也必然按照党员的就业岗位,分别建立带有不同产业属性的党组织。于是农村党支部的内部结构,由原来的一元结构演变为多元结构。如全国著名的马桥镇旗忠村,1992年以后加大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不仅第二产业占据主体地位,而且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超过了第一产业。随着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1993年,村党支部改建为党总支。到1995年,村党总支下属分支部由原来的3个发展到6个。按其所在产业属性划分,第一产业支部1个,第二产业支部2个,第三产业支部2个,另有1个行政性支部。从党员的分布情况看,全村109名在职党员中,行政部门17名,占15.6%;第一产业6名,占5.5%;第二产业48名,占44%;第三产业38名,占34.9%。二、三产业的党员占全村在职党员总数的78.9%。这表明,旗忠村党总支的结构状况同该村产业结构状况是一致的。

产业结构的多元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农村党组织结构的多元化程度。一般来说,产业结构多元化程度越高,党组织结构多元化程度越高;产业结构多元化程度越低,党组织结构多元化程度也越低。那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调整较慢的村,其党组织的内部结构仍然比较单一。

二是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党支部的外在形态也开始发生变化,由单一形态逐渐发展为多种形态。产业结构是农村党支部的物质外壳

,产业结构不同,农村党支部的外在形态也就不同。根据产业结构的不同状况,上海地区农村党支部大致有如下几种形态:

第一种是工业主体型支部。这些支部所在的村,村办工业已成为村级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较高。这一类型支部在上海农村党支部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这类党支部领导农村经济工作的方向十分明确,重点放在发展村办工业,以此带动村级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二种是农业主体型支部。这些支部所在的村,以第一产业为主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走农业规模经营道路,积极推进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其第一产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50%以上。这类支部在上海农村党支部中占有相当的数量。农业主体型支部领导经济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农业特别是特色农业上。

第三种是企业型支部。近年来,由于经济开发等原因,一部分村的第一产业逐步萎缩以至消失,而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成为村的唯一产业形态,于是,这部分村党支部便转化为企业型的党支部。这类支部目前数量并不多,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却有增加的趋势。

第四种是混合产业型支部。这些支部的主要特点是,所在村一、二、三产业同时发展,但主体产业的地位尚未形成。混合产业型支部在农村党支部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类支部在今后发展村级经济过程中,或是继续走三业并举的道路,或是调整本村经济的产业结构,以确立具有优势的主体产业。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随着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新经济组织的大量出现,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党员在不同产业间的流动,农村党支部的结构与模式问题,就突出地显示出来。必须针对组织设置形式中的一些不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状况,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党组织的设置,推行多结构,多模式的不平衡战略,允许多种结构、多种模式的农村党支部存在和发展,并改进农村党支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使农村党支部的组织建设不断得到加强,核心领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使农村党支部从村级地域管理逐步迈向新的区域管理

随着上海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一个以中心城、重点集镇、一般集镇和中心村组成的城镇体系建设的规划正在开始启动。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而加快小城镇建设,必然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又势必推动农村党支部由原来的村域管理走向新的社区管理,使农村的组织管理体制发生了新的变化。

第一,实施社区的管理职能。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极大地提高了上海农村城市化的水平。目前,上海郊区非农人口已从1992年的156万人增加到216万人,占郊区总人口的37%,城市化水平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在上海郊区陆续崛起了一批现代化城镇。为了适应小城镇建设的要求,并加强新社区的管理工作,在小城镇中普遍建立了居民委员会,这样,原有的农村党支部便转化为城镇居委会党支部,担负起社区的管理职能。

第二,兼具社区管理的职能。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土地被大量开发,农村基本上同土地分离,相当部分的农民已迁居新的居民小区,但村的经济实体依然存在,农民同村之间仍保持着紧密经济关系的地区。在这些地区村党支部的工作机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即:一方面要领导本村的经济工作,村党支部书记兼任着村实业公司的董事长,具有农村党支部工作职能;另一方面要担负新村社区的管理职责,各行政村成立新村物业管理小组,负责计划生育、民事纠纷、社会治安、卫生绿化、宣传教育、外来人员等管理工作,其中除社会治安、卫生绿化管理属物业管理外,其他几项均为居委会工作内容,因而又具有居民委员会党支部工作职能。这种村党支部,从领导经济工作来说,有别于居委会党支部;从担负新村社区管理工作来说,又有别于一般农村党支部。因此,这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具有双重工作职能的村党支部。

第三,正在探索新的组织管理机制。在大部分地区,农民同土地仍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土地仍是他们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收益仍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即使是迁居城镇的那部分农民,也没有完全脱离土地,他们居住在城镇,种田回农村,离乡不离土。但由此也造成了农民居住区和工作区的分离,以及居住和户籍的分离,给农村组织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有的村支书说:现在开会通知不到人,收税收费见不到人,钉“新风户”、“五好家庭”的牌子找不到门。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组织管理工作,这已成为摆在大多数农村党支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这就要求农村党支部的组织管理工作必须从狭小的村级地域管理逐步走向更广阔的区域管理,以建立和健全农村社区新的组织管理体制。同时要理顺组织关系,按照党员的工作地和实际居住地,加强对党员的组织管理。特别是对那些已迁居城镇的党员,如果是退休党员,则划归当地居委会党支部管理;如果是在职党员,则按其工作单位参加一个支部的活动,从而使党组织能找到党员,党员也能找到党组织。

由于上海地区农村城市化体系是多层次的,即按中心城、重点城镇、一般集镇、中心村的层次有步骤地推进,这就要求农村党支部必须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的目标,来建立新的管理体制,而决不能采取单一的管理体制。对于不同地区和农村党支部来说,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完善适合本地区、本层次特点的组织管理体制。

本网向您推荐更多范文:

1-5关于社区党组织所属党支部设置的请示

关于储运公司党总支党支部设置的报告

铁路基层车间党支部设置及党员发展情况报告

学生实习基地党支部设置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学党支部设置党支部书记1人

《党支部的设置[此文共1065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